包含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的词条
“昔日之得不足以自衿,今日之成不容以自限”是什么意思?
对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值得拿来玄耀;往后取得的成就,不能用来限制自己的能力的。
该句话出自明末清初大儒顾亭林的《日知录·自序》,原文:
炎武所著日知录,因友人多欲钞写,患不能给,遂于上章阉茂之岁刻此八卷。历今六七年,老而益进,始悔向日学之不博,见之不卓。其中疏漏,往往而有,而其书已行于世,不可掩。渐次增改,得二十余卷。欲更刻之,而犹未敢自以为是。故以先旧本质之同志。盖天下之理无穷,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故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若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则有不尽于是刻者。须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其无以是刻之陋而弃之,则幸甚。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昔日之得不足以自衿,今日之成不容以自限
语出明末清初大儒顾亭林说的:“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
它的意思是:
对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值得拿来玄耀;往后取得的成就,不能用来限制自己的能力的。
昔日之得不足以自衿,今日之成不容以自限啥意思
意思是:
对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值得拿来玄耀;往后取得的成就,不能用来限制自己的能力的.
故昔日之得,不容以自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 什么意思
出自清代顾亭林。
矜,居功自满,骄矜之意;限,限制设限之意。
全句意为:
因此往日已经取得的成就,不能以此作为骄傲自满的条件;往后将会达到的成就,不能作为自己的限制。
同有“不息为体,日道为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