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真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资讯 > 正文

电影资讯

苏州市限售限购政策(苏州市限售限购政策有哪些)

小真2023-03-03电影资讯193

正式官宣!苏州新房限售两年二手房不限售;社保6个月可以买房!

苏州楼市罕有地借助广电平台发声,公布了5月9日即将落地的几条相当重磅的楼市政策:

1、新房限售缩短为2年,二手房不限售,但房屋出售时,未满两年仍需缴纳5.6%的增值税。

2、家庭若有新出生人口(二孩及以上),出售房屋时不受限制转让年限制约。

3、非本市户籍居民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购房。认定的人才家庭可享受本市户籍购房资格。

4、非限购区域购房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

四条政策让更多的房源涌入二手房市场,同时也放低门槛,让更多的购房者进入楼市。

有朋友认为,二手房限售放开,那些炒房客终于找到出逃的机会了。

其实并不需要有这个担忧,苏州困了十几万套的二手房,不是因为限售的年限,而是因为没韭菜接盘。

也有朋友认为,二手房限售放开,二手房更难卖了,楼市要崩。

不过二手房惨得不是一天两天了,也并没有让楼市到崩的地步。

二手房无论如何,与新房都有两年的代差,并不能支持炒房客最希望看见的快速周转的交易频率。虽然从客观上看,确实是让楼市更加市场化,但是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之下,并不足以扭转乾坤,将暮色沉沉的楼市迅速盘活带火。

而购房条件门槛的放宽,实际上效果也有限。

对于各大限购城市而言,门槛最高的一截其实是苏州社保、本科学历这两条。只要达到这两条标准,剩下的限制都并不难解决。

光是降低社保年限,实际上类似于寅吃卯粮,提前消化未来的购买力而已。

从这些角度来看,这几条政策对楼市的提振作用有限,市场观望气氛也许会更加浓重。

苏州楼市限购限售政策是怎样的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可见在居住环境上,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让许多人在此买房。但随着各地房产政策的出台,买房不再那么容易,那苏州楼市限购限售政策是怎样的呢?一块来看看吧!

本籍家庭名下不得超过三套房,外籍家庭限购一套,但必须在买房前的两年内,社保或个税缴纳累计不低于一年。另外在工业园区购买新房,应拿到产权证三年后方可出售,且高新区部分新房也按此实行,而二手房,则需取证五年后,才能出售。

其中属于以下情况,也按苏州本地户口来获得购房资格。一是落户在集体户口上;二是本地户口,但目前在部队服役;三是已婚人士,夫妻其中一方是本地户籍;四是高新人才,政府部门能出具相关证明。

虽然,目前苏州已将买房落户的政策取消了,但房屋产权证在17年之前拿到,并且申请人有合法缴纳满三十六个月的社保,还是可以通过购房来申请落户,但对申请时间作出了限制,截止到今年的十二月底。

随着多地实行积分政策,苏州也在去年冬季开始试行积分购房,试点则在相城区,购房对象主要是面向非苏州户口的购房家庭。根据相关规定来看,若外地户籍家庭的积分未达六百分的话,将无法获得新房的购买资格。于此同时,该区域还放宽了人才购房政策,只有申请人能出具相关人才证明,即可取得购房资格,不受户籍和积分的限制。

其实苏州又限购又限售,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房产市场,避免房价大幅度上涨,也是杜绝炒房现象的发生。表面上看,对外地户籍人士购房条件更严苛,但相比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松了很多。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苏州限购政策调整:外地户籍可直接在苏州六区买首套房

9月14日,市场消息传出,江苏省苏州市对限购政策做出调整,非苏州本地户籍居民无需提供社保缴纳证明可直接购买首套房。

按照新政,苏州六区(包括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政策进行了调整,不再需要出示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

按照此前政策,非苏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为3年内在苏州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

对于上述消息,9月15日,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上述购房政策以各区政策为准。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以审核提交结果为准,具体咨询各区政策。

对此,吴江区房产交易中心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表示,苏州大市范围内没有房,目前是可以的,具体可咨询中介,已线下操作。

姑苏区房产交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外地户籍家庭,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没有社保是可以买一套。

吴中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收到具体的书面通知,但可以提交相关材料后试试。另有吴中区住建局负责资格审核的科室工作人员表示,可先看房后咨询中介或开发公司,如果材料符合政策,可提交。

高新区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高新区,购买二手房,外地户口的话,以家庭为单位可购入一套,必须以家庭为单位,名下没有房子的情况下才能来高新区申购二手房。新房相关政策可咨询住建部门或开发商。”

相城区房产交易管理所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二手房限购要求为外地户籍限购一套,本地户籍限购三套。外地人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不需要社保,可购首套房。

另有相城区一新房销售代理中介对澎湃新闻表示,新房和二手房目前政策一致。

苏州工业园区房产相关交易窗口工作人员回复,“和其他各区政策一样”。

另外,苏州各区多名中介向澎湃新闻表示,“政策属实”,但“没有官宣”。

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一中介于9月14日晚表示,“园区今天才正式确认。”另有工业园区中介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官方没有公告通知,但是已经有实操案例,可以去房管局提交网签。

苏州此番放松限购,从下辖的县级市开始。按照政策,自8月17日起,昆山、太仓放宽限购政策,非本地户籍居民购首套房取消需要6个月社保的限制。

此外,可以看到的是,苏州今年以来已多次完善房地产政策。

今年4月,苏州调整过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以及二手房限售政策。4月11日,澎湃新闻从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获悉,自4月11日起,苏州市限购政策有所调整,非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社保年限要求从原来的3年内连续缴纳2年社保调整至累计24个月社保。

此外,苏州还调整了限售政策,自4月11日起,苏州市限售放松,二手房限售由5年改3年;新房转让年限不变,自取得不动产证起3年内不得转让。

随后,苏州市于5月9日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政策,澎湃新闻再次从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了解到,自5月9日起,非苏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从原来的3年内累计缴纳24个月社保调整为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昆山、太仓等地也跟进政策。

同时,5月9日起,新房限制转让时间由3年调整为2年,二手房对限制转让时间由原来的3年调整为不再限制转让年限。同时,非限购区域(常熟、张家港)房产不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

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购房以后,家庭若有新出生人口(二孩及以上),那么出售新房时也不受转让年限制约。

苏州购房新政策

目前苏州限购政策实行2019年7月25日发布的基本规定:

1、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苏州市范围内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2、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最多可购买1套房。

3、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最多可购买3套房。

另外相城区限购政策升级,自2018年11月19日起,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的购房者除2年社保或纳税之外,还需要积分满600分才可购房。

来相城创业就业的人才,可通过开具人才证明获取购房资格,不受“非本市户籍600积分购房”的限制。

限售政策

按政策,苏州市区新房限售,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

二手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购房人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转让。

2022苏州取消限购了吗

“最强地级市”苏州楼市调控连续松绑:全面放宽限购限售条件 外地户籍6个月社保可购房

在传出楼市调整政策近两日后,“最强地级市”苏州楼市新政“靴子落地”。

5月9日,多家媒体报道苏州市放松限售、限购条件,其中包括自5月9日起,苏州新房限制转让时间由3年调整为2年、非苏州本市户籍居民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个税)即可购房、非限购区域购房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等内容,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上述消息属实。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其相关工作人员未对楼市新政作出正面回应,但对于政策执行时间,上述工作人员强调称,如“从交易窗口那边得到信息,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执行,那就是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而在此次楼市新政发布前,苏州市已分别于4月11日、21日调整相关楼市政策,涉及二手房限售年限由5年缩短为3年等。克而瑞苏常区域总经理戈文问对记者表示,苏州楼市政策加码力度加大,主要系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出台政策“希望激活市场,亦让房企在销售层面能够好起来”。

取消二手房限售年限

有“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其楼市新政备受市场瞩目。

梳理可发现,在5月9日被媒体报道之前,“苏州广电旗下房产资讯大平台”——苏房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家在苏州”,曾于5月7日发布《重磅!苏州多项举措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涵盖苏州楼市新政的方方面面,发布后迅速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据上述“家在苏州”信息,在苏州楼市新政中,新房限制转让时间调整为2年,二手房对限制转让时间不再要求,其中新房自购房人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2年后方可转让,较原先缩短了1年。二手房则不再有转让年限要求。但房屋出售时,未满2年仍需缴纳5.6%的增值税。

不仅如此,苏州楼市新政规定,家庭若有新出生人口(二孩及以上),出售房屋时不受转让年限制约。

“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释放改善人群的置换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但与此同时,也会加重本就处于高位的苏州新房、二手房的可售、待售库存,短期内楼盘项目间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中指研究院苏州分院分析师金珂如此表示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苏州楼市新政大幅降低了外地户籍购房者的门槛。

据悉,非苏州本市户籍居民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购房,大大降低了外地在苏就业人群的购房门槛。能够更好地满足外地人在苏宜居宜业的需求。同时认定的人才家庭可享受本市户籍购房资格,更好地满足人才在苏州安家置业的需求。

此外,苏州楼市新政亦强调,非限购区域购房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据悉,目前苏州不限购区域为常熟、张家港。“家在苏州”对此解读称:“这一措施充分考虑到了居民在苏州市范围内的就业流通性,方便这类人群根据工作地调整安家置业的需求。”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素有“楼市四小龙”之一称号的苏州市,为何出台如此大力度的楼市新政呢?

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表示,受疫情影响,苏州楼市下行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或希望通过一些局部楼市政策的调整,激发市场消费活力,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

卢文曦所述亦得到数据的验证,克而瑞苏州数据显示,2022年4月,苏州市区商品住宅的供应面积为22.95万㎡,环比减少51.35%,同比减少80.04%;成交面积为39.84万㎡,环比减少23.32%,同比减少57.37%。

克而瑞苏州点评称,4月份,“苏州楼市仍旧低位运行,受疫情影响,供求量再创新低,楼盘领证、推新基本停摆,成交量仍旧是近四年来的低谷”。

首轮土拍国企“托底”

在楼市新政“落地”首日,苏州市亦按下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开始键”。

公开信息显示,在2022年苏州市首轮集中供地中,共有15宗涉宅地块待出让,在5月9日的土拍首日,7宗土地全部成交,土地出让金94.92亿元,其中除了5宗地皆底价成交外,1宗封顶进入一次性报价,1宗低溢价成交。

而在苏州土拍的第二日—5月10日,8宗涉宅地块全部成交,也即在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中,苏州15宗涉宅用地全部成交,揽金233.8亿元,其中,11宗底价成交,2宗竞拍达到中止价,其余2宗地则微幅溢价。

“苏州本次土拍依旧呈现出今年以来各‘两集中城市’所表现出的‘冰火两重天’现象,开发商的拿地偏好向中心区域、核心区域收缩现象明显,其在投资上的偏好也表现出对于长期投资的迟疑和观望态度。”中指研究院土地情报此前如此点评道。

来自中指研究院的土地成交数据也显示,苏地2022-WG-9号地块达到中止价进入一次报价环节,最终以12.5%的溢价率成交,而苏园土挂(2022)02号地块最终由招商蛇口以最接近中间价的36.15亿元,溢价率达到14.98%。

如在苏州土拍首日备受追捧的苏地2022-WG-9号地,坐落于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吴前港绿化地南、渠田河绿化地西,处于狮山正核心位置,据悉,该宗地最终由大悦城以最接近中间价的10.516亿元斩获,溢价率12.5%,成交楼面价达28125元/㎡。

进一步梳理可发现,在苏州首轮土拍中,除了地块表现“冷热不均”外,当地国企密集拿地亦成为一大看点。

苏州土拍首日的7宗涉宅地块中,除了大悦城摘得苏地2022-WG-9号地外,苏高新、苏州保障房建设、相城城投、苏州恒泰控股等苏州当地国企,相继拿下高新区、姑苏区等区域地块,好地网统计数据也显示,苏州首轮土拍中,“15宗地块共产生了13家得主,均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其中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达58%”。

在卢文曦看来,苏州首轮土拍中,国企兜底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当前一些民营房企在资金层面面临压力,拿地也不可避免地受影响,而央企国企融资能力较强。”

尽管国企兜底拿地,但卢文曦依然表示苏州土拍表现堪称“平稳”,在其看来,目前许多二线城市土拍都出现流拍现象。“市场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一些房地产企业也没有太多的拿地动作,苏州土拍的土地能够全部顺利成交,应该说还算不错。”

金珂则认为,苏州此次土拍将保证金比例由30%下调至20%,大幅降低了企业的参拍成本以期调动企业参拍热情,且在近期出台了缩短限售年限、放宽外地限购条件的相关政策,“但效果从购房端传导到土拍端仍需等待进一步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