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黄桥剧情介绍(观看决战黄桥观后感)
大家好,关于决战黄桥剧情介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观看决战黄桥观后感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黄桥决战的介绍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利用争取日军、瓦解敌军的战略,终于以七千人的兵力,粉碎了3万敌军的进攻,这就是有名的黄桥决战。
粟裕生平介绍 黄桥决战“出奇兵”1940年10月,粟裕指挥新四军在苏北黄桥展开了一场重要的战役。他巧妙地选择了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翁达旅作为首歼对象,这一决策出人意料,但在战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黄桥决战以新四军歼敌1万1千人的辉煌战绩载入了军史。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粟裕生平介绍 黄桥决战“出奇兵” 1940年10月4日下午3时,苏北黄桥镇一匹土城上,33岁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粟裕手举望远镜,注视着眼前这片敌我双方战火一触即发的土地。
民国29年(1940年),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横渡长江,东进黄桥,设立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指挥了名震中外的黄桥决战,开辟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50年),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首尾两战均在黄桥地区发生,其中就包括甚为著名以少胜多的“黄桥战役”。
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黄桥烧饼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小吃,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黄桥烧饼制作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
在1940年新四军和八路军针对挑衅的国民党军韩德勤部连续展开了半塔集与黄桥自卫战,尤其是在黄桥,韩德勤为称霸苏北,自恃兵多粮足,决心倾其主力,与进军黄桥的新四军决战。
黄桥决战的事件纪实
1、黄桥决战的胜利,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新四军重建军部于盐城。
2、决战期间,驻扎在泰兴的日本鬼子来到姚家岱,失迷一带“坐山观虎斗”;李明扬部派人日夜在通扬河上了望,一旦我军失利,他将来黄桥分享渔利;黄桥附近的一些杂牌军也蠢蠢欲动,妄图“落井下石”,形成了两方对战,多方围观的奇局,面对这种情况,我军必须速战速胜。
黄桥战役战役过程
1、黄桥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江苏省黄桥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伏击战。战役过程如下: 新四军撤离姜堰后,将姜堰交给二李(李明扬、李长江、陈太运),韩德勤对此感到恼羞成怒。部分八路军南下苏北皖东,与江北的新四军形成对韩德勤的南北夹击态势。
2、我们可以利用轴心向左向右自由转动,用兵依然很自如;我们依托黄桥作战,是完全的自卫,政治上有充分的理由,不仅广大群众拥护我们,上层人士也会同情、赞助,就是顽军的大部分官兵也会对他们的这种进攻不满;在黄桥作战,能得到群众有力的支援。
3、日午夜,第2纵队经八字桥插到分界,切断了第89军退路,协同第第3纵队形成三面夹击,将第89军主力分割包围于黄桥东北地区。5日中午,第1纵队第4团首先攻击其军部,第1团主力随后勇猛出击,各纵队旋即紧缩包围,奋勇冲杀。第89军军长李守维在逃跑中落水毙命。
黄桥战役的战役简介
韩德勤在抗日战争期间,建立国军敌后根据地,进行对日游击战。1938年初徐州会战爆发,韩德勤在苏北担负会战地域南线的战斗任务。日军攻占阜宁后,韩德勤部对沿途日军进行反攻,并挖毁公路、破坏桥梁,致使日军运输线断绝。日军被迫组织武装船队转而走水路运输。
黄桥战役,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是1940年新四军向苏北敌后发展中,于江苏泰兴县城以东黄桥地区,在陈毅运作和粟裕具体部署下10月3日至6日粉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进攻的一次战役决战。
黄桥决战,共歼国民党军1万余人,俘团长以上军官10余名,其中包括其第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九十九旅旅长苗瑞林等,缴获长短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189挺,山炮3门,迫击炮59门,还有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
黄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是1940年10月,苏北地区的中国共产党新四军为扩大根据地而向当地驻扎的国民革命军发起的战役。它是新四军改编以来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该战役的进攻对象并非日军或伪军,而是参加过徐州会战的抗日将领、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属的抗日主力部队。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